產(chǎn)品詳情
菱形掛籃主要由菱形桁架、懸吊系統(tǒng)、走行系統(tǒng)、模板系統(tǒng)及張拉操作平臺五部分組成。
菱形桁架
菱形桁架是掛籃的主要承重結構。主桁構架豎放于箱梁腹板位置,構架的片數(shù)可根據(jù)主梁的截面特性來定,一般為兩片,也有多片的,如吳忠黃河大橋菱形掛籃采用三片構架;主要桿件通常由兩片槽鋼組焊而成,槽鋼的截面由結構分析確定;各桿件間的聯(lián)結為栓接、焊接或銷接。主桁構架間用槽鋼或角鋼組成的橫聯(lián)連接,在主桁前端節(jié)點處放置一根用2根工字鋼組焊成的橫梁,上設吊點,以做懸吊底模平臺和內(nèi)外模滑梁用,該橫梁同時起到將主桁架連成整體的作用。
懸吊系統(tǒng)
由螺旋千斤頂、扁擔梁、吊帶或吊桿組成,用于懸掛模板系統(tǒng),調(diào)整模板的標高。前后吊帶(桿):前吊帶的作用是為底模平臺提供前吊點,其承受幾乎一半的掛籃荷載。當待灌段混凝土重量較大時,一般采用吊帶,否則用吊桿。吊帶一般用16Mn或性能更好的鋼板并布設銷孔而成,一般為3m段,分段間用銷軸連接,以適應不同梁高的需要。當采用吊桿時,鋼材一般用冷拉Ⅳ級精軋螺紋鋼筋。每根吊帶或吊桿在橫梁上放2臺千斤頂通過扁擔梁調(diào)整底模標高。后吊帶從箱梁的底板預留孔中穿過,一般用16Mn鋼板上布調(diào)節(jié)孔或45號鋼棒螺帽形成,下端與底模平臺相連,上端2臺千斤頂和扁擔梁或螺帽支承在箱梁底板頂面上。后吊帶的作用是承受掛籃一半的荷載并將其傳至箱梁底板。
模板系統(tǒng)
由外側模、內(nèi)模和底模等幾部分組成。箱梁外側模一般采用整體鋼制大模板,當梁高變化較大時,可沿梁高分為3塊左右,以隨梁高變化拆裝調(diào)整。外側模支承在外模走行梁上,走行梁前端通過吊桿懸吊在已澆好的箱梁頂板預留孔上,后吊桿與走行梁間設有后吊架,其上裝有滾動軸承,掛籃行走時外模走行梁與外模一起沿后吊架滑行。內(nèi)模一般通過模架放置在兩根內(nèi)模走行梁上,走行梁前端吊在桁架橫梁上,后端吊在已澆梁段頂板的預留孔上方,內(nèi)模可沿走行梁滑行,除角隅處外,平面部分可用組合鋼?;蚰灸a旇F皮。底模由底模架、底橫梁及模板組成,通過底橫梁的前后吊帶懸掛在掛籃主桁的前吊點、已澆梁段和外模走行梁上,隨主桁一起前移,底模架由型鋼組焊成桁架,底橫梁由工字鋼組焊成格構式梁,底模一般用木模外釘鐵皮形成。
張拉操作平臺
張拉操作平臺通過鋼絲繩懸吊在菱形桁架的前端小懸臂梁上,一般用角鋼和鋼筋組成,平臺平面鋪以木板供作業(yè)人員站立行走。可用手動胡蘆調(diào)整其高度。匯容重工,掛籃租賃。
走行系統(tǒng)
掛籃走行系統(tǒng)分為桁架走行系統(tǒng)、底模、外模走行系統(tǒng)及內(nèi)模走行系統(tǒng)。桁架走行系統(tǒng)布置為:在主桁構架下的箱梁頂面鋪設用鋼板組焊的軌道,軌道用豎向預應力筋通過短梁固定,軌道頂面放置前后支座,支座與桁架節(jié)點栓接,前支座沿軌道滑行(支座與軌道間墊四氯乙烯板),后支座以反扣輪(或后勾板)的形式沿軌道預板下緣滾(滑)動,不需加設平衡重。走行時用2個5T手動葫蘆縱向牽引即可。軌道分節(jié)以便向前倒用。懸臂灌筑前,需要Ⅳ級冷拉精軋鋼筋將軌道上鋼軌與桁架后節(jié)點錨固,使后支座反扣輪不受力。底模及外模與主桁同步行走。具體步驟為:脫模前用手動葫蘆將底模架吊在外模走行梁上,解除后吊帶,脫模后,底模隨桁架一起向前走行。內(nèi)模脫模后,內(nèi)模架落在走行梁上,人工用手動葫蘆即可將其移至下一梁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