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(jù)近年統(tǒng)計資料表明,目前我國造紙業(yè)廢水排 放量占全國工業(yè)廢水排放總量的15%左右;COD排放量占全國工業(yè)COD排放總量的1/3以上。造紙廢水的污染 和危害已經(jīng)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。由于造紙廢水中含有木質素、纖維素等難降解物質,色度高、微小膠體物質含量高,適宜用混凝法進行預處理或深度處理,因為 紙漿帶負電荷,一般選擇陽離子型的高分子混凝劑,同時起壓縮雙電層、吸附電中和、吸附架橋、網(wǎng)捕等作用[1-2],使廢水中的污染物質脫穩(wěn),并聚集成大的 微絮體,從而從廢水中分離出來,沉淀效果好[3]。目前,限制混凝劑廣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是藥劑費用和沉渣處理。而對于造紙廢水來說,選用最多的混凝劑是聚 合氯化鋁(PAC)和聚合氯化鐵(PFC),不但費用低,而且PAC處理后的沉渣可回用作為造紙原料,因而具有較高的經(jīng)濟價值[4];在PAC和PFC的 投加量≤30 mg/L時,活性污泥不受影響,PFC對活性污泥的影響要小于PAC對活性污泥的影響[5],這有利于后續(xù)活性污泥的處理。將這兩種無機高分子混凝劑處理 造紙綜合廢水時的處理效果和條件進行比較,從而為造紙廢水處理過程中混凝劑的選取提供依據(jù)。用 聚合氯化鋁(PAC)和聚合氯化鐵(PFC)對造紙廢水進行混凝實驗,通過它們在不同pH值和投加量的情況下,對廢水色度、CODCr的去除率進行分析, 以選擇最佳混凝劑及混凝條件。實驗結果表明,在pH值為8,混凝劑投加量為30 mg/L時,用PFC混凝劑處理造紙廢水比用PAC效果好且更經(jīng)濟,其脫色率達到90%,CODCr去除率可達43%。
1·實驗1.1方法
COD的測定:采用重鉻酸鉀法(GB11914—89);色度的測定:采用鉑鈷比色法(GB11903—89);脫色率:采用分光光度法,用721型分光光度計在最大吸收波長下測定吸光度,脫色率(%)由處理前后的吸光度計算:
式中:A0為處理前的吸光度;A為處理后的吸光度。
1.2材料
1.2.1實驗廢水
取自嘉興市某造紙廠,包括制漿廢水、漂白廢水及紙機剩余白水等。廢水各項指標為:SS 1865 mg/L,色度1200度,CODCr 5236 mg/L,pH值7.5。
1.2.2混凝劑
聚合氯化鋁(PAC):固體,Al2O3含量(30±1)%,鹽基度45%~60%,配制成濃度1 mg/mL的溶液;聚合氯化鐵(PFC):固體,F(xiàn)eSO4含量(31.5±1)%,鹽基度50%~63%,配制成濃度1 mg/mL的溶液。
1.2.3實驗儀器
721分光光度計、M227472型混凝實驗攪拌機、JJY24PHB-5型便攜式酸度計、CP-11520-1型轉速表。
1.3操作方法
取200 mL造紙廢水于燒杯中,定位在攪拌機上(注意葉片在水中的相對位置應相同),把試劑裝入試劑架的試管中,用H2SO4或NaOH調節(jié)pH值,開動攪拌器在 高速(120~200 r/min)下攪拌1 min,加入混凝劑,再攪拌1 min,低速(20~40 r/min)下攪拌20 min,沉降15 min后在清液的1/2處取樣。測定上清液的CODCr和色度。
2·結果與討論
2.1 PAC的投加量與脫色率及pH值的關系
取廢水200 mL,調節(jié)pH值為5.0、6.0、7.0、8.0、9.0,分別投加2、4、6、8、10 mL的PAC混凝劑,進行混凝實驗,測上清液吸光度,計算脫色率,結果見圖1。
圖 1表明,pH值在5~9范圍,當投加量<6 mL時,脫色率隨投加量的增加而上升;當投加量>6 mL時,脫色率隨投加量的增加反而減小。pH值為8時,脫色效果最好,投加量4~6 mL,脫色率變化不大,從經(jīng)濟角度考慮應選4 mL。因此,用PAC混凝劑處理造紙廢水時,應控制投加量為4mL,pH值為8,脫色效果較好。
2.2 PAC的投加量與CODCr去除率及pH值的關系
取 廢水200 mL,調節(jié)pH值為7.5、8.0、8.5,分別投加2、4、6、8、10 mL的PAC混凝劑,進行混凝實驗。測上清液CODCr,計算CODCr去除率,結果見圖2,圖2表明,當pH值為8時,投加量為6 mL,CODCr去除率達到37%左右,再增加投加量,CODCr去除率反而下降;pH值在7.5~8.5,投加量>8 mL時,CODCr去除率隨著投加量的增加反而降低。由此確定,在pH值為7.5、投加量為8 mL時,PAC混凝效果最佳,CODCr的去除率最高。
實驗表明,在采用PAC混凝劑處理造紙廢水時,pH值為8,投加量為6 mL時,廢水處理效果較好,此時廢水脫色率可達78%,CODCr去除率可達37%。
2.3 PFC的投加量與脫色率及pH值的關系
取 廢水200 mL,調節(jié)pH值為5.0、6.0、7.0、8.0、9.0,分別投加2、4、6、8、10 mL的PFC混凝劑,進行混凝實驗。測上清液的吸光度,計算其脫色率,結果見圖3。圖3表明,pH值為5~9,投加量<4 mL時,隨投加量增加,脫色率上升;當投加量>6 mL,隨著投加量增加,脫色率反而下降;pH值為8,投加量在4~6 mL時,上升趨勢緩慢。由此確定,用PFC混凝時,應控制投加量為4 mL,pH值為8,脫色效果較好。
2.4 PFC投加量與CODCr去除率及pH值的關系
取 廢水200 mL,調節(jié)pH值為7.5、8.0、8.5,分別投加2、4、6、8、10 mL的PFC混凝劑,進行混凝實驗。測上清液CODCr,計算CODCr去除率,結果見圖4。圖4表明,PFC混凝劑投加量由0增加到8 mL,CODCr去除率總趨勢是上升的,投加量由6 mL增加到10 mL時,變化緩慢。由此確定,在pH值為8,投加量為6 mL左右較合適。
實驗表明,在采用聚合氯化鐵混凝劑處理造紙廢水時,pH值為8,投加量為6 mL時,廢水處理效果較好,此時廢水脫色率可達90%,CODCr去除率可達43%。
2.5兩種混凝劑綜合效果和經(jīng)濟分析
2.5.1 PAC和PFC混凝劑處理相同水樣效果的比較
從上述實驗看出,在最佳條件下(pH值和混凝劑的投加量兩者都相同),PFC對造紙廢水混凝處理后的色度和CODCr的去除率都比PAC要高。
2.5.2 PAC和PFC混凝劑的經(jīng)濟分析
本實驗采用的兩種混凝劑的價格為:PAC混凝劑為1080元/t;PFC混凝劑為1050元/t,且混凝處理的最佳投藥量相同,所以采用PFC較經(jīng)濟。
2.6混凝劑的作用機理
PAC 和PFC溶液pH值較低,鋁離子和鐵離子以水合鋁、水合鐵絡合離子狀態(tài)存在。加入廢水中,若pH值升高,這些水合絡合離子就會發(fā)生配位水解反應,生成各種 羥基鋁離子、羥基鐵離子,最終將產生氫氧化鋁、氫氧化鐵沉淀物析出[6]。由于沉淀網(wǎng)捕機理,因此絮凝效果越來越好。當pH值繼續(xù)升高時,氫氧化鋁沉淀又 會溶解,使絮凝效果變差;如果pH值過低,配位水解反應困難,絮凝效果較差;若pH值過高,氫氧化鋁沉淀會大量溶解,絮凝效果也會變差。
無 機高分子混凝劑的凝聚機理與小分子有所不同,不僅與電荷作用有關,而且和其本身的長鏈特性有密切的關系,這可用架橋機理來解釋。長鏈的高分子一部分被吸附 在膠體顆粒表面上,而另一部分則被吸附在另一膠體顆粒表面,并可能有更多的膠體顆粒吸附在一個高分子的長鏈上,這好象架橋一樣把這些膠體顆粒連接起來,從 而容易發(fā)生絮聚。這種絮凝通常需要高分子混凝劑的濃度保持在較窄的范圍內才能發(fā)生,如果濃度過高,膠體的顆粒表面吸附了大量的高分子物質,就會在表面形成 空間保護層,阻止了架橋結構的形成,反而比較穩(wěn)定,使得絮凝不易發(fā)生,所以混凝劑的投加量具有一個最佳值,此時的混凝效果最好,超過此值時混凝效果會下 降,若超過過多反而起到穩(wěn)定保護作用,不易凝聚,因而混凝效果也不好[7]。
3·結論
3.1影響造紙廢水混凝沉淀的主要條件有pH值、混凝劑種類以及混凝劑投加量。
3.2 使用聚合氯化鐵(PFC)混凝劑,當pH值為8,投加量為6 mL(即30 mg/L)時,造紙廢水的脫色率可達90%,CODCr去除率可達43%;采用聚合氯化鋁(PAC)混凝劑處理造紙廢水,調節(jié)pH值為8,投加量為6 mL(即30 mg/L)時,廢水脫色率可達78%,CODCr去除率可達37%。
3.3無論從經(jīng)濟上還是處理效果上考慮,選擇PFC混凝劑比PAC更合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