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品詳情
馬鈴薯,又名土豆、地蛋、洋芋、山藥蛋等,在我國廣泛種植。近年來馬鈴薯面積增加迅速,已成為種植業(yè)結構調(diào)整的重要作物。要發(fā)揮馬鈴薯的增產(chǎn)潛力,需盡量滿足馬鈴薯生長所必須的光照、溫度和水分的要求,掌握種植、病蟲害防治、貯藏等方面的技術。
一、品種選擇
必須選用優(yōu)質(zhì)脫毒馬鈴薯種薯,中原春秋二季作區(qū)需要選用休眠期較短、植株較矮、結薯集中,適合食用、出口或間作套種的早熟品種,如費烏瑞它(荷蘭薯)、早大白。
二、選地
選擇適宜馬鈴薯生長的土壤應具備以下三個基本條件:
1、選擇土壤肥沃、土層深厚的微酸性或中性(PH值不高于8.0)沙壤土或壤土。
2、選擇前茬未種過茄科作物(茄子、辣椒、番茄、煙草等)的地塊為宜。
3、選擇旱能灌、澇能排的地塊。
三、整地施肥
馬鈴薯的大部分根系分布在30厘米的土層中,因此冬前應深耕30厘米左右,冬耕曬垡,疏松土壤。深耕前每畝撒施有機肥(土雜肥,或腐熟的牲畜糞便)2-3方。
馬鈴薯生育期短,需肥量大,需集中施肥,化學肥料以底肥為主,播種前15—20天造墑,結合旋耕可同時撒施磷酸二胺25公斤/畝、過磷酸鈣100公斤/畝、50%的硫酸鉀25公斤/畝或單獨撒施氮磷鉀含量各15的硫酸鉀型復合肥100公斤/畝。
四、種薯準備1、備種(1)單壟單行種植模式需種130—150(2)單壟雙行種植模式需種150—175公斤/畝左右。2、種薯存放購種后,在室內(nèi)通風干燥的條件下攤晾種薯7—10天,然后存放于不低于2—4度的環(huán)境下。
3、切塊(1)切塊大?。阂话闶韷K大小在30—40克為宜,切塊大小與產(chǎn)量關系很大,切塊愈大,則產(chǎn)量愈高,播種后,抗不良環(huán)境(旱、澇、病蟲害)的能力強。
(2)切塊方法:切塊最好在不低于10℃的環(huán)境條件下進行。切塊時,先將種薯臍部切掉不用。將帶頂芽50克以下的種薯,可自頂部縱切為二; 50克以上的大薯,應自基部順螺旋狀芽眼向頂部切塊,到頂部時,縱切3~4塊,可與基部切塊分開存放,分別播種,可保證出苗整齊。
(3)切塊存放:及時放于濕潤、陰涼通風處攤晾7-8小時,溫度不低于10度。待傷口愈合后進行催芽。
(4)切塊注意事項:在切掉臍部的同時,觀察種薯健康狀況,淘汰帶病種薯。切刀用高錳酸鉀溶液或酒精消毒,避免交叉感染。切好的薯塊應放置在紙箱或竹筐內(nèi),避免薯塊直接放在地面或塑料薄膜上,以免影響切口愈合。
4、催芽
(1)催芽時間:播種前20—25天切塊后催芽。
(2)催芽方法:分室外催芽與室內(nèi)催芽兩種,催芽溫度15—20度為宜,嚴格控制溫度不超過25度。
①室外催芽,采用陽畦進行催芽,陽畦底部距地面40厘米。每300斤種薯約需陽畦2平方米,切塊前3天整好陽畦,提前升溫。薯塊堆積厚度不能超20厘米,從陽畦北面倒入薯塊,距陽畦南端40厘米不宜放置薯塊,薯塊上部蓋草簾或沙子,噴灑適量溫水,保持草簾或沙子潮濕即可(注意草簾應在畦外灑水,以防漏水爛種)。草簾上部蓋薄膜。在催芽過程中,視草簾或沙子潮濕情況,可適量噴灑1-2次溫水,以保持適宜的水分。15天后,分揀出芽長1厘米以上的薯塊在陽畦內(nèi)單獨存放練芽,不再繼續(xù)蓋草簾。達不到標準的可繼續(xù)催芽,20天后,揭開草簾見光練芽。
②室內(nèi)催芽:如室內(nèi)溫度適宜,可在室內(nèi)散射光下催芽,室內(nèi)溫度低時,可在塑料棚內(nèi)催芽,將種薯排到棚內(nèi),上蓋2-3厘米潮濕沙子,催芽過程中,及時檢查,出芽1—2厘米后,輕輕扒出薯塊,播前3—5天放于散射光下低溫練芽。
(3)薯塊運輸時使用筐或紙箱裝運,切忌使用編織袋、麻袋等袋子,以免損傷薯芽。
五、播種
1、播種時間:5厘米地溫穩(wěn)定在5度以上時即可播種,也可根據(jù)當?shù)赝硭谇?0天作為播種期,黃淮海地區(qū)一般2月底至3月初播種為宜。
2、播種深度:10—12厘米。
3、播種密度:單壟單行種植模式,4000---4500株/畝,行距65---70厘米,株距21---25厘米。
單壟雙行種植模式,4500---5000株/畝,大行距80---100厘米,小行距20厘米,株距27---33厘米。
根據(jù)土壤、水肥等條件,選擇適當?shù)牟シN密度,能在保證產(chǎn)量的基礎上,提高大薯率。
4、起壟:①平地開溝,溝深5厘米;
②播種,將催好芽的薯塊按既定種植模式放入溝內(nèi),保持芽朝上;
③溝內(nèi)施氮磷鉀含量各15的硫酸鉀型復合肥50公斤/畝;
④撒除蟲劑(5%的辛硫磷顆粒劑3—4公斤/畝);
⑤覆土起壟,壟高20--25厘米,單壟單行種植模式壟上肩寬40厘米,單壟雙行種植模式壟上肩寬55厘米。
5、除草劑選擇:72%異丙甲草胺(都爾)或33%二甲戊靈(施田補)50—60ml/畝。6、地膜覆蓋:使用厚度0.006mm的地膜。
六、田間管理
1、出苗后及時破膜放苗,團棵期及時剔苗,保持一株健壯株。
2、水肥管理:
①視天氣和土壤墑情,在苗期、團棵、開花、薯塊膨大期各澆水一次,水量不宜過大,以溝深2/3為準,切忌不宜大水漫灌過壟面,以免造成土壤板結,影響產(chǎn)量。
注意遇倒春寒前澆水,可防凍害;開花期遇高溫前澆水,可有效降低地溫;收獲前10--15天停止?jié)菜?,以利于收獲。
②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,以葉面噴肥為主,7—10天噴一次,開花期前可適量噴施0.3%的尿素溶液,開花期后噴施0.2%磷酸二氫鉀溶3、化控:根據(jù)植株長勢情況,發(fā)現(xiàn)徒長適時化控,以促進塊莖膨大,抑制地上部分徒長。
注意噴施藥物時,只噴植株頂部,溫差小則多噴,溫差大則少噴。
4、病蟲害防治:病害以預防晚疫病為主,團棵后5—7天噴一次75%百菌清400倍液或其它預防晚疫病的農(nóng)藥,連噴2—3次,以噴葉背面為主;蟲害以防治蚜蟲為主,發(fā)現(xiàn)蚜蟲時噴10%吡蟲啉1000倍液。
七、收獲馬鈴薯的收獲期有很大的伸縮性,應考慮成熟度、市場價值、天氣等多種因素而定,一般情況在6月上旬前收獲完畢,收獲時采用竹筐或紙箱裝運,以免掉皮破損,影響商品性。 八、結束語由于各地氣候、土壤、環(huán)境等存在較大差異,因此請大家根據(jù)當?shù)厍闆r因地制宜的進行種植,本手冊僅供參考。